橡胶助剂产品上游原料主要来源于各类石油化工产品及相关化学中间体;下游市场主要是面向各类橡胶制品生产企业,用于制造轮胎、胶带、胶管、橡胶薄片和橡胶鞋底等,其中主要需求量来自轮胎和汽车用橡胶制品。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公布《2022-2027年中国橡胶助剂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显示
从全球橡胶助剂产量情况来看,我国橡胶助剂产量占全球橡胶助剂总产量的75%左右,2020年中国橡胶助剂产量为123.9万吨,同比上升0.65%。尽管受到贸易战和疫情的影响,但是我国作为全球橡胶助剂生产和供应基地的地位依然稳固。
随着我国部分橡胶助剂项目在2020年建成,其他项目基本在2021—2022年期间投产,这将给产能已过剩的市场带来巨大冲击,未来2—3年我国橡胶助剂行业在内循环经济发展格局下将进入异常惨烈的竞争状态。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橡胶助剂专业委员会对47家会员企业2021年的统计,工业总产值295.0亿元,同比增长32.9%;销售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32.0%;出口额92.0亿元,同比增长89.7%;总产量137.03万吨,同比增长10.61%;出口量37. 56,同比增长29.5%;人均产值172万元,人均产值最高企业达414万元。
预测2022年全年销售收入保持微增长,总产量在140万吨。国际出口市场应予以重点关注。原因在于2021年国外疫情管控放松,经济逐步走向复苏,橡胶助剂产品出口将迎来爆发期。预测出口量增速保持在10%左右,出口额将会突破百亿。
我国提出的橡胶助剂行业“十四五”发展目标,2025年,橡胶助剂总产量≥173万吨,复合年增长率5.7%;橡胶助剂总销售收入≥280亿元;橡胶助剂龙头骨干企业销售额复合年增长2%以上,行业销售额复合年增长1.5%左右;橡胶助剂人均年销售额≥160万元,行业前十名企业人均年销售额≥200万元;提高橡胶助剂行业集中度,前10名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比率≥75%,其中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企业≥2家,20亿元以上企业≥4家。
近年来,能源、资源与环境保护在助剂行业中的优先级愈发明显,环保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和有效性明显加强,使得行业内落后产能加速出清,主要企业研发力度大幅增加,产品不断升级换代,有毒有害产品逐渐被更替。根据我国橡胶助剂行业“十四五”发展目标,2025年,橡胶助剂产品无毒无害率≥97%。橡胶助剂工艺绿色化率至少达到85%,尤其是促进剂。
橡胶助剂是橡胶工业重要的原材料,在汽车轮胎制造、橡胶制品制造等领域应用广泛。随着国内企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我国橡胶助剂市场发展态势较好,行业产量持续增加,未来随着市场需求升级,我国橡胶助剂行业将不断向高质量、安全化、环保化、高性能等方向发展。
橡胶助剂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橡胶助剂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橡胶助剂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